当前位置: 外文局 > 媒体关注
【中国网】坦诚交流、凝聚共识——第12届“北京—东京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16-09-29    来源:中国网
[字体:]

中国网东京9月28日讯 9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与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12届“北京—东京论坛”在东京落下帷幕,来自中日两国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媒体以及地方等近500人出席了论坛闭幕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原主任姚云竹少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日本前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和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分别代表中日双方在闭幕式上做了基调演讲。

姚云竹在演讲中表示,安保是中日关系最困难的领域,但是两国嘉宾在“北京—东京论坛”坦诚而理性的对话,认真而积极的探讨,每次都会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建议,改善中日安全关系首先要从管理危机入手,建立有效联络机制,防止误判。其次,中日防务部门应努力拓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为地区和世界联手提供公共产品。第三,中日双方防止新的安保问题产生。她相信,中日两国做了几千年的邻居,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就没有爬不上去的坡,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作为中国企业界的代表,傅成玉指出,中国将是推动未来世界快速变化的重要力量。面对崛起中的中国,最好的战略不是延缓它的崛起,而是想办法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又是中国的邻居,应该最有机会分享中国的改革成果。中日企业在工业制造、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他表示,不仅愿意看到更多的日本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愿意帮助日本企业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

川口顺子从中国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到佛教对亚洲的宗教影响,引伸出如何凝聚具有不同国情的亚洲国家。她表示,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能不能为促进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两国长期合作的方式与包容的框架。

野田毅则通过回顾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提出中日文化相近,谦虚是两国共有的美德。他希望双方能彼此尊重,实现互利共赢。

闭幕式上,5个分论坛派出代表向大会汇报了各自讨论的情况与取得的成果。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汇报经济分论坛的情况时谈到,双方嘉宾围绕中日企业在高铁、化工、低碳节能、环境治理、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进行了积极探讨。特别是对新兴的互联网商务,引起了嘉宾们的浓厚兴趣,认为中日合作前景广阔。此外,大家还呼吁尽快实现中日韩自贸区的互惠效益。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代表政治外交分论坛发言。他表示,中日嘉宾本着理性务实的态度对改善当前中日关系展开热烈的讨论。双方一致认为,世界和亚洲的现行秩序正在经历调整期,中日关系的发展面临历史的考验。中日两国彼此关注对方的发展方向,但认知具有差距。在互联网时代,特别要警惕网络传播引发的民族主义浪潮给中日关系带来破坏。

原日本驻美大使藤崎一郎补充道,探讨当前中日关系的问题,不要忘了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形成的两国政治关系基础。

对于安保分论坛的情况,原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谈到,中日嘉宾认为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涉及中日的共同利益。为了防止误判,两国海空联络机制需要尽快启动。中日应该通过沟通交流,形成东北亚安全秩序新框架。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峰表示,双方嘉宾在安保分论坛的讨论中坦率交流,努力倾听对方声音的态度令他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总结特别分论坛的讨论主要集中在通过加强中日人员交流来改善两国国民感情低迷的现状,而且嘉宾们的讨论站在两国长远发展角度,既冷静务实,又热情洋溢,体现出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和日本原文化厅长官近藤诚一代表媒体分论坛做了汇报。王众一提到,中日媒体在促进两国民众彼此理解方面有帮助引导、改善认知的义务,让两国人民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做出理性的判断。这不仅需要双方媒体同仁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大家提供多种角度的思考。他希望双方媒体能够在今后做到互相尊敬、互相启发、建立互惠机制、互相提携,形成互相竞赛、取长补短的局面。

本届论坛上,两国有识之士对改善当前中日关系,推动两国通过合作为促进地区、世界稳定繁荣发挥积极作用的真知灼见,凝聚成《东京共识》,在闭幕式上公布。

在闭幕式的尾声,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与日本言论NPO理事长工藤泰志分别代表“北京—东京论坛”的中日主办方,向出席论坛的两国嘉宾,为论坛提供指导的两国外交部门,以及志愿者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周明伟在致辞中特别指出,这次论坛讨论大家关注的不仅是中日关系的What与Why,更多的是How。双方的观点集中于如何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取向。为中日关系爬坡过坎、稳定发展产生创造性观点提供平台,将是“北京—东京论坛”未来前进的方向。如何用我们论坛的方式迎来中日邦交45周年,将是明年论坛的重要使命。

随着周明伟一句“谢谢各位,北京见”,第12届“北京—东京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