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文局 > 外宣服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专家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4-13    来源:中国外文局
[字体:]

4月12日,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工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对外宣介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专家研讨会。

与会嘉宾围绕研讨会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来自中宣部、中联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研究机构、高校、媒体、企业的嘉宾围绕“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机遇和挑战”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陈实致辞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也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着力点。新形势下,为更好地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建设良好国家形象,一要弘扬共同价值,促进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合力;二要搭建交流平台,创新传播方式,为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打牢基础;三要倡导多元参与,推动协同创新,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分议题一: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国际传播

中宣部国际联络局办公室主任马大为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着眼解决人类共同问题郑重提出的重大政策主张,是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响应。应持续深入学习倡议精神,准确把握倡议丰富内涵,精准有效地开展对外阐释,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共谋发展的舆论共识。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处长李霞表示,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应以科学事实为根本,在“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下构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运用国际社会所共通的传播方式展现国家形象的同时,探索建立国际传播多元主体间更为高效的融合传播模式,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提供更多助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表示,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应通过多维视角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挖掘和传播生态保护过程中生动的中国故事、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同时推动不同国际主体间在生态议题下的互动与合作传播。这不仅有助于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更有助于真正地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这一国际议题的解决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从而建成更加美好的世界家园。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环境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昕蕾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具有三重要义。就传播目标而言,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公正平等的国际环境治理新秩序;就传播内容而言,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意味着中国生态治理理念和低碳治理实践的国际化外溢。中国生态文明实践中所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可以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就传播格局和路径而言,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多元化。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表示,应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同国际重要议程与环境治理有机融合,用国际共通的话语体系解释生态文明建设的覆盖领域、开展的具体行动和取得的积极成效,形成“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践行生态文明、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叙事逻辑。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战略研究部主任翟慧霞表示,全球发展倡议视角下推进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可以从以下五方面思考。一是深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意义的国际传播;二是扎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三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提升生态文明国际传播效能;四是发挥东盟国家在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中的辐射效应;五是用好全球民意调查平台,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分议题二: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中联部信息传播局对外传播处处长胡晓栋建议,用好数字技术赋能,有效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效能可以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核心政治话语的供给,积极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多语种翻译和数字化传播工作;二是统筹内外宣资源,打造“美丽中国”国家级数字门户网站;三是用好数字科技优势,扎实做好数字化外宣产品的策划制作和外宣平台的建设运营工作;四是稳步建立“以我为主”的生态文明指数体系和数据库、案例库,破解美西方的绿色话语霸权;五是发挥党际渠道的特色优势,继续加强对外国政党政要的政治引领。

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一级巡视员黄卫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高度和成功的中国实践是国际传播的最大机遇和底气。生态文明思想是体现中国人文关怀的良好传播题材,天然具有“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传播基因。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应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跨文化内涵,发挥共情传播的作用。要将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有效融合,把握数字时代的传播规律,加大视觉化、碎片化、社交平台化的力度,促进国际传播的立体化、多样化、动态化。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社长兼主编于志宏表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应把握好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以“命运共同体”思维构建新格局,展示对全球重大议题的关切,筑牢“可敬”中国形象的基础,树立领导力;参与并用好国际组织、国际论坛、国际倡议、国际标准等平台,用沟通助力“可信”中国形象的塑造,提升影响力;在“一带一路”等倡议下讲好生产生活中的绿色故事,抓好小切口勾画“可爱”中国形象,增强渗透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越明建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应首先确立青年优先的思维,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播。一是运用数据可视化思维,表现某一特定领域、特定地域的变化情况,让国际青年了解过去、现在、未来的生态环境变迁;二是利用国际社交媒体进行整合创意传播,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社交媒体上具体的、富有创意的行动倡议,带动更多国际青年关注并参与生态热点话题研讨;三是基于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并讲好普通中国人的可持续发展故事;四是发掘国外民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受益于中国智慧的故事,并实现数字化传播。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灏认为,数字化为企业开展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进行了显著赋能。在传播渠道方面,数字化令企业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实现了多元化、集成化;在展现方式方面,通过数字化国际传播所展现出的信息呈现多样化、立体化;在受众分析方面,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获取传播过程中的一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受众偏好,进而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群体设计传播内容、优化传播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国际交流部主任时光表示,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具有高度“去中心化”、沉浸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很大程度上突破当前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瓶颈。应创新思维模式,把握元宇宙发展方向,加强技术研究与运用,通过加强平台建设、精选话语符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应基于元宇宙的发展基础,创造更多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国际交流项目和便于传播的新闻产品,邀请世界各地的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宣介和传播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主任董彦主持本次研讨会并作会议总结。他表示,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发展中心以推动对外书刊出版发行和国际传播事业创新发展为宗旨,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是发展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今后,发展中心将继续以多种方式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同时,我们期待与媒体、高校、企业、智库等推进国际传播创新发展的不同主体加强协同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

本次研讨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传播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本年度,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还将围绕“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创新”“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国际传播”等主题展开系列研讨。